)术后观察
实施EVD或LD后,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水平、瞳孔变化、有无头痛等主诉以及有无相关颅神经功能障碍。可定期进行头颅CT扫描或者在有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出现异常等变化时立即行头CT扫描,以判断颅内病情变化、是否发生引流管移位或出血等。可疑颅内感染者,可每1—2天留取脑脊液标本进行相关化验与培养检查,必要时行1d内多次检查
引流管的拔除
建议:EVD和LD的持续时间为7~10d,不应该**过2周。
若有必要延长引流时间,可拔管另选穿刺位置重新置管。在计划拔管前24h应常规实施夹闭实验,同时密观患者意识、瞳孔及呼吸节律等变化,并复查头颅CT以确保拔管成功。
颅压头痛
建议:除应常规控制脑脊液外引流量和流速外,若确定脑脊液漏应及时拔管或另选椎间隙重新置管。
总
结
EVD与LD是神经外科病房常用的有创技术。它既可以监测颅内压力、外引流脑脊液并观察脑脊液性状,更可以用来注射蛋白酶和抗菌药物等以达到**目的。
脱管与堵管
脱管是管理不良事件,多与患者躁动、医护的不当操作相关。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预防及处理脱管与堵管
①严密固定引流管,选择管径稍大的引流管,合并脑室出血、可疑血块阻塞时可反复挤压引流管;若血块较大也可经引流管给予溶栓药物
②若怀疑引流管位置改变,需行头CT扫描以确诊,确诊后立即拔除,必要时另选穿刺点置管。
移动患者或变动体位时的管理:
①须先夹闭引流管,防止因体位变动引起引流量异常变动、逆流及脱出。
②回到病房时应及时开放引流管,观察患者引流管是否脱出,引流管较高点、引流量及引流速度有无改变,患者意识水平、瞳孔及生命体征有无异常。
③转运途中应备齐生命支持仪器及必要的抢救设备,持续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出血
建议:除了规范护理和观察引流管情况、及时行头颅CT扫描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外,强调在穿刺置管前及引流过程中动态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情况,及时纠正出凝血功能异常(置管时保证INR<1.2,保留引流管过程中保证INR<1.4)。
过度引流
建议评估颅内压力后设定引流量。去大骨瓣且有EVD时,可以选择加弹力绷带约束颅骨缺损处,以预防出现低颅压。